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 

由经济学家、国家发改委体改所史炜研究院所著的新书《穿透迷墙:干预与自由博弈下的中国经济》,201311月由暨南大学出版社正是出版发行。

这是史炜研究员用三年时间完成的其个人第十部经济专著。作者根据中国当前经济运行的实际、从转变发展方式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这一重大历史任务出发,对“国家干预和自由经济的关系”问题,进行了较系统的梳理。本书内容涉及宏观调控、市场化与国企改革、垄断行业、“十二五规划”与地方政府行为等各方面现实问题。

    《穿透迷墙:干预与自由博弈下的中国经济》一书的论证脉络和主要观点:

    1 强化自由竞争,同时保留适度干预。干预与自由的协调配合是全球化下的竞争要求;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决定干预存在的强度和方式;国家适度干预在发展方式调整、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。

    2 干预主义多反映在具体的行政决策行为中:包括政府对货币市场的强硬干预、对房地产市场的高压调控,土地财政、对地方自由经济引发的危机进行干预救助等。这显示中国政府在干预领域仍具有强势和不可替代的地位。

    3 不论中央企业、国企,还是地方政府,均把GDP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。干预加垄断的发展手段,使中国经济在国家对财政和货币的强行干预下,维持表面繁荣,和结构扭曲的增长。地方政府尚缺乏“十二五”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内涵理解,不顾本地条件,盲目跟风,强占农地,大兴土木新建园区。投资风险日趋加大。转换发展方式和调整结构的难度远超预期。短期内中国靠扩大内需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的空间有限。

    4 关于垄断:市场体制的建设被垄断企业所绑架,国有垄断企业已失去了战略性产业支柱的作用;政府对垄断央企的干预正在失效。但另一方面,简单地将国企民营化、完全取消央企的特权和资源垄断短期内行不通。应逐步放开专营范围、推进竞争。干预主义有其存在的必要性,但国有垄断必须打破。

    5 中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,经济社会矛盾的积累,干预主义开始更多地演变为行政官僚主义和各种特权;政府管理错位使市场演进被扭曲;行政权力失控。当前干预主义成为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最大障碍。

    6 持有纯市场经济观点的学者,对干预主义持全盘否定态度,认为是政府干预导致了宏观调控失灵,并且把自由经济主义的失效简单归罪于政治体制,这同样是片面的。在中国建立干预主义与自由经济相辅相成的经济体制,不但是国际合作和强国的需要,也是优化国内社会经济资源,提高经济发展质量,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。

    作者多年从事经济体制改革政策与产业市场等现实经济研究,本书的论证不是从理论到理论,而主要是以现实的经济运行作为立论依据,坚持全面的、动态的思维方法。作为一部实证研究与学术研究相辅相成的著作,是非常有学习和参考价值的。

话题:



0

推荐

史炜

史炜

103篇文章 9年前更新

学者,研究员,教授 主要从事宏观经济、产业政策、电信、房地产、企业改制、商业流通研究。此外,从事讲学和专项咨询。

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