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   (知识产权保护,未经本人同意,不得转载和引用,如引用和转载,请注明出处)  

    一个小时前到家,下楼溜狗。院里非常安静。可以思考些问题。我这几天一直在研究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的机理。传统的理论显然失效,新的基点又是什么呢?我在思考收入、成本和利润在高技术时代内生要素的变化。成本过去都是被描述为物化成本和人力成本,但这显然解释不了现代高技术公司成本趋“零”的现象,因此,在技术经济时代,成本实际由传统成本+技术性一次性成本+技术续增成本构成,这就改变了传统的成本分析方式。同样,在产业融合背景下,企业的收入除了直接收入外,更多的来自于融合收入、外延收入(苹果是最好的例子),而且来自于主产品收入的外延和融合收入在收入中的比重越来越大,以至企业的利润结构发生巨大变化,反映在随着销售额和市场占有率的提高,企业的成本在短期快速冲高(恐怖性的上升)后,一次性成本会逐步趋“零”,续延性成本也会占比趋“零”,固定成本因生产率的提高进入平稳的边际点,于是,科技进步将完全可能使企业的利润占到收入的90%以上,甚至按传统计算方式,可以形象地说:利润超过收入。但这一切实现的前提是市场化和公平竞争,减少国家干预和财政资金干预。这只是我刚才的一点粗略思考,需要搞投资会计的助手帮我论证,也需要搞数学的助手帮我模型化。(本段思考受本人知识产权保护,写出来仅是想与大家分享)。

    

话题:



0

推荐

史炜

史炜

103篇文章 9年前更新

学者,研究员,教授 主要从事宏观经济、产业政策、电信、房地产、企业改制、商业流通研究。此外,从事讲学和专项咨询。

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