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    近期,预言中国房价跌50%,跌70%的所谓经济“大家”屡屡出现,大有语不惊人话不休之势。科学地讲,中国房价近期会有下调,但大城市建成区域内(比如北京的五环路内),房价基本不会下调,而且在剩余硬需求(真正需要购房者的拉动下)还会上升,部分中介的倒闭只能证明那些靠“拉、拐、骗”的小中介公司已难在二手市场生存,二手房交易的下降恰恰证明购房者开始回归理性。此外,城乡结合部2010年涨势过高的楼盘会有下调,但交易价不可能跌破5-10%。二线城市(经济增长较快的地级市)4500元/平方米以下的住房,下跌仅是短期的(不会超过一年),跌幅不会超过10%,三线城市房价大多没有到位,个别过高价格的房子只会短期调整,商业地产对二、三线房价的平衡作用日渐突出。

    所以,认为房价会向2008年美国,1990年日本,1997年香港那样出现拐点而暴跌的言论,不但幼稚,而且是简单地拿国外的情况说事。

   中国房地产的调控,财政政策大大强于货币政策,尽管表面看货币政策如狼似虎,但背后的推手仍是强大的财政政策,即国家超常规的行政干预。这一点是美国、香港、日本、欧洲都做不到的。

    过度的财政干预会进一步破坏货币政策的市场行为,但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,短期内化解市场泡沫的作用是有效的。从长期看,经济软着路,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修复行政干预的破坏作用。

    过于相信西方经济理论的学者总是难免把自己带入思维的死胡同中,况且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在很大程度上颠覆了传统的西方经济之经典理论。

   我们都应清楚,中国房地产暴涨,是“房地产财政”造成的,即:最大的推手是政府,同样,刀砍中国房价上涨的推手仍是政府。

    2009年中央和地方土地出让金收入达3.0万亿,2010年2.8万亿,大量土地卖给国企特别是央企,到2010年底,“卖地财政”已达到政府保安定的临界点,再靠土地解决工业化快速发展的资本不足,非但不能促进工业化,而且会引发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双重灾难,并随时导致经济泡沫的破裂。对这一点,政府决策层比经济学家们更清楚、更冷静。“卖地财政,见好就收”,是当时最好的科学发展观。所以国家义无反顾地出台“新国八条”,条例虽有不合法不合理之处,比如第一套房不限,第二套房首付倍增和提高房贷利率等(行政行为替代银行市场行为),第三套房不给上房产证(破坏个人财产保护法),均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和行政强制色彩。但新国八条瞬间切断了房地产投机的盈利链条,保护存量房价(一套房政策)降低了买地国企和银行的风险。由此房价怎能跌呢?

    所以我坚信,新国八条的内涵是:决不允许房价再被投机性行为拉高,更不允许房价下跌颠覆银行安全,牙缝里挤钱也要搞好一批廉耻租房和经适房,以此平民心,稳市场、保安定,真正落实“花钱买安定”。这种行政干预其实在中国有合理性。

    那些认为房价会跌50-70%的专家,甚至鼓吹百姓们现在应卖掉房子炒股票的“嘴儿们”,你家的房现在就折价20%卖给我如何?

话题:



0

推荐

史炜

史炜

103篇文章 9年前更新

学者,研究员,教授 主要从事宏观经济、产业政策、电信、房地产、企业改制、商业流通研究。此外,从事讲学和专项咨询。

文章